当前位置:清秀谷 >

家居 >美文阅读 >

【必备】美术教案范文合集7篇

【必备】美术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美术教案范文合集7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看制作步骤图,按步骤来制作鸡娃娃。

2、在看看、撕撕、贴贴、画画中体验自制玩具的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材料与环境创设:

幼儿用材料:

1、每位幼儿一只操作盒

(内放:幼儿自带的熟鸡蛋一只、自制小鸡材料一套、记号笔一支)

2、每位幼儿一张自制小鸡玩具操作步骤图

教师用材料:kT板蛋壳内藏小动物、自制的鸡蛋小鸡一只

活动过程:

一、 歌曲导入,激起兴趣

1、(出示kT板做得蛋壳)这象什么?

2、里面会藏着哪个动物宝宝,听我唱首歌,答案就在歌里。

3、你从哪句歌词里听出来的?

二、 猜一猜

1、除了小鸡,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2、(出示有裂缝的蛋)根据幼儿的回答,揭晓秘密。

三、 变一变

1、请一位幼儿配合教师变魔术。

2、这只小鸡是用什么材料变出来的?

四、看一看

1、怎么变呢?学看操作步骤图。

2、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圆点、数字、箭头三种标记。

五、 做一做

1、引导幼儿先看步骤图,看好再做。

2、辅导能力较弱的孩子,帮助其观察、制作。

六、 延伸

1、(出示小鸡的家),天冷了,小鸡的家没有门,小鸡会冻得生病的,我们明天在区角活动里帮助他们做门好吗?

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第一次让我们班级的幼儿尝试看步骤图来制作小玩具,教师希望孩子们能从小学着看步骤图是出于对孩子终生发展的一个考虑,因为教师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有很多地方需要看示意图或是步骤图,如行―――地铁内的自动购票机;自动饮料机;吃―――方便面的'泡面方法;住―――平板家具的安装等等,如果能从小培养幼儿看步骤图,不但对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帮助,更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及观察能力。

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师采用了实物鸡蛋,从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于一手拿捏鸡蛋,一手制作有一定难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蚂蚁的基本特征以及画面背景。

2。能大胆想象蚂蚁飞上天的各种办法,并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3。乐意在集体面前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讲述自己仿编的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31页,鼓励幼儿看图讲述蚂蚁飞上天的故事。

2。启发幼儿仿编故事,提问:小蚂蚁想上天去旅行,请你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3。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蚂蚁的基本形象特征、上天的方法以及画面背景。

(1)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了解画蚂蚁的基本方法,提问:蚂蚁是什么样子的/蚂蚁的头上有什么?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体下面有几条腿?(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

(2)引导幼儿表现蚂蚁是借助什么材料上天的,上天后,天空中有什么?地面上有什么?

4。提出绘画要求。

(1)蚂蚁要清晰,不要画得太小。

(2)在画面下方画出地面上的事物,在画面的中间和上面要画出天空中的背景。

(3)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5。打开幼儿用书,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进行简单地指导。

6。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蚂蚁飞上天》,并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说说小蚂蚁是怎样飞上天的。

7。教师对幼儿的想象画进行简单地评价,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

活动反思:

我给幼儿组织了一节语言活动看图讲述《蚂蚁飞上天了》。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反思了这节活动带给我的成功与不足。

成功之处:首先在出示图片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老师提问幼儿答的模式,而是让幼儿按顺序自主观察这四幅图,留给幼儿思考与相象的空间,从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使创造性想象得到提高;其次在组织幼儿讲述中,我始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讲述活动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想说不敢说,幼儿的心理压力大,害怕说错。本活动中,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为了打消幼儿的顾虑,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特别强调“你觉得”。在幼儿讲述时我对幼儿的言论一般不做评论。他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不追求标准答案,从而尊重幼儿的人格,保护好幼儿的自尊心,如有些幼儿说地方时,一些说在草地上,一些说在草原上,一些说在森林里,一些说在花丛里;在说情节时,一些幼儿说是蜻蜓帮助小蚂蚁想出让蒲公英带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一些说是蜻蜓要带小蚂蚁飞上天,可是蜻蜓没有力气背小蚂蚁,就请蒲公英帮忙;一些说小蚂蚁请蜻蜓带它上天,蜻蜓不乐意,小蚂蚁就请蒲公英帮忙等等。当幼儿讲述时思维枯竭,快要没辙的.时候,我能及时予以点拨,并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我感觉提问的技巧是展开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观察,充分表达的关键,于是我注意抓住关键点去提问,为幼儿思维的进一步扩展搭建“支架”。思维的浪花被激起,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总之从活动效果看,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创造性相象、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不足之处:

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不能面对全体幼儿,使每一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获得提高。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在词汇应用方面我做得还不够,没有教给幼儿更多的词语;同时在反思中我发现自己竟然忘了让幼儿给自编的故事起名字,这可是不应该犯的错误啊。

通过这次活动的反思,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继续加油!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认识紫色,能大胆地使用颜料进行用手指点画葡萄。

2.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获得愉悦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幅图,画有葡萄叶的白纸(幼儿人数),若干紫色的颜料盘,擦手的毛巾重点:

能认识紫色,并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难点:

能大胆地使用颜料进行手指点画。

活动过程:

一. 观察一幅图,引起兴趣。

老师: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了一样好东西过来,瞧!这是什么呀?

(出示图片--葡萄)

老师:啊,原来这是一串葡萄哦,诶,你们有没有吃过葡萄啊?

老师:那谁来说说葡萄是什么味道的`?

(幼儿回答)---哦,葡萄是酸酸甜甜的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串通葡萄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回答)老师摘下一颗葡萄:你们看一看这颗葡萄是什么形状的?

总结:哦,原来葡萄是紫色的,圆圆的,一颗一颗紧紧地挤在一起。

老师:这串葡萄真漂亮,我们一起帮它拍张照片好不好?(幼儿一起做拿起相机的动作)一起来"咔嚓".

老师:老师照这它也画一张好不好?

二. 示范作画过程1老师示范手指点画:伸出拇指,亲亲颜料宝宝,点个葡萄2指导幼儿:葡萄宝宝们一个挨着一个,所以我们要把它们画在一起,紧紧地靠在一起。

三. 交待作画要求,幼儿操作

1一颗颗葡萄要紧紧地靠在一起

2作画前先长袖变短袖,不要让颜料粘在自己和别人的身上。

3注意桌面的清洁

四. 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讨论

美术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博物馆或美术馆看过画展,当我们看到各类美术作品时,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画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这其实就涉及到美术鉴赏的问题,因为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

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到6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3、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

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

教师总结: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天安门周围的建筑、艺术家的作品等。 2.话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 怎样进行美术鉴赏?

出示张萱《捣练图》和 米勒《拾穗》,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并思考。

提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主题内容

●年代

●材料

●历史背景

●作者创作意图

学生回答: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

不同点:前者:贵族妇女 平和优雅的美 中国画

后者:贫穷妇女 让人产生同情 油画

提问:为什么同题材的作品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

教师总结:《捣练图》的作者张萱处于盛唐,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画师,“练”是一种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日晒漂白,再用杵捣,最后才能使丝绸变得柔软洁白,画中分成三组,捣练、理线、熨烫,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的从布底下窜来窜去,可见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因此画面平和优雅。《拾穗》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所画,画中3个贫穷的农妇正在捡拾麦田里散落的麦穗,因为当时法国正处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本身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在农田里长大,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以上对两幅作品的分析实际上就是美术鉴赏的全过程。我们在欣赏作品和针对作品思考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其实就已经进行了美术鉴赏。

总结出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感知、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怎样去鉴赏?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等。

3.话题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请学生们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大声朗读出来,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 教师总结:

? 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年画、壁画等等。 雕塑按空间:圆雕、浮雕。

设计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网页设计等。

出示郎世宁《白骏图》徐悲鸿《奔马图》和韩美林《奔马》进行比较分析,谈谈这三幅作品的造型手法有什么不同?

? 按形式语言上划分为: 具象艺术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4.话题3:美术鉴赏对我的人生真的那么重要吗?(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衣、食、住、行只是最简单的生存层面,它们都离不开美术,自然也离不开美术鉴赏。 我们来看一下美术作品带来的价值与功能。

美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它的价值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认识功能 ●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认识功能:

通过美术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下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观念等。 如张萱《捣练图》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以培养人们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态度。如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

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如《根扎南国》 吴冠中

(三)课堂作业:

从本书中选取一件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填写鉴赏报告单。

(四)教学总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审美的眼睛,可以更好的观察生活中的艺术。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教学后记:

本课是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生们对美术鉴赏课比较陌生,首先对于新课程改革要做一个介绍,并简要介绍《美术鉴赏》这本教材。这节课,教师讲解比较多,我结合多媒体出示图片,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然而,有些班级的学生仍胆子较小,不敢回答,有些班级的学生比较积极,并踊跃回答问题。我发现,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开口,直到引导出他们说出答案。这一节课,我出示了一道课堂作业,主要是检验学生们对于鉴赏知识了解多少,因此,在讲解知识点时,尽量将这些专业术语讲得浅显易懂,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上完一堂后,我感觉课堂上要多多师生互动,尽量让学生踊跃去回答,才能激发他们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案 篇5

1、《色彩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三间色一一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学准备:

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 。

教学过程:

一、点名,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放录像思考问题: a.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师播放录像,生观察。) b.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红、黄、蓝、橙、绿、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 《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 讲授新课:

(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师生总结:只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作业。

2、《我笔下的夜景》

教学目标:

1、从描绘家乡夜景中,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和技巧,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2、画画家乡的夜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夜景的特点,能用画笔来描绘夜间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夜景的.不同感受,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现不同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略)(打一自然景观) 过渡:星星在天上朝你眨着眼呢?这样的夜景怎么样?

二、夜景欣赏图片

1、谈话导入

2、提出要求:这些夜景图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欣赏现实生活中的夜景图片(课件) 西湖平湖秋月 香港兰桂坊 德国国会大厦 美国阿拉斯加 美国阿拉丁 中国北方

讨论启发:夜景中的内容和它所体现的情绪以及感觉(热闹、 宁静、动人、雄壮、奇丽??

4、欣赏艺术大师作品 (课件) 《星夜》 凡高《夜间的咖啡屋》 凡高

5、学生作品赏析并思考

思考:哪些是大师的作品?作者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讨论启发: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 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蜡笔水彩)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任务:向游客贵宾推荐家乡的夜景 送出礼物:照片设计

出示步骤:草稿(铅笔)——轮廓线(蜡笔)——夜色(水彩) (采用的方式可机动)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多通道的参与,激发幼儿感谢自然的情感。

2、乐意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自然风光图片幻灯;雨伞3把;颜料、画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看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1、听音乐入场:让我们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吧。

2、看图片,提问:你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美景?(温暖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绿油油柔软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广阔的大海、可爱勤劳的动物们……学一学小朋友好听的词语)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感谢雨露滋养生命,感谢森林给予我们清新的空气;感谢河流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感谢小鸟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感谢花朵为我们装扮生活……生活在这么和谐的自然中,你觉得幸福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感谢、保护大自然呢?

4、幼儿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教师启发幼儿用宣传画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想法。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画下来并展示给大家看,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乐意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大自然。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儿合作完成伞面宣传画。

1、出示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伞)今天我们用请小朋友相互合作在伞面上画出我们感谢大自然的行动。

(1)数一数每把伞都有几个伞面,可以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合作绘画。

(2)邀请同伴并围成圆圈坐下。

(3)和同伴讨论决定你们小组绘画的主题。

(4)需要和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作品要完整,每个小朋友分配任务完成画的一部分。

2、幼儿邀请同伴并相互商量合作内容,确定合作主题,合理分工。

3、幼儿合作完成宣传画,教师指导个别幼儿合理布局。

三、展示幼儿成果,并请小组代表介绍作品内容。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

2、请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介绍你们画的主题是什么?想要宣传什么?

四、向周围的同伴宣传感谢自然的行动,愉快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撑起这把特殊的感谢自然宣传伞,把我们的行动宣传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吧,让我们一起出发!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看一看、玩一玩、印一印、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印画兴趣。

2.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中,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3.了解对称的特点,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树叶、豆子、动植物图片、绘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对称动植物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对称的.特点。

2.出示对称印画作品,启发幼儿展开讨论,怎样才能让画面达到对称效果。

3.教师示范制作对印画过程,将纸分成两半,在纸的一半刷上水粉颜料,在颜料没干的时候,将另一半对折印上去,打开后即完成。

4.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对称的动物或植物,进行对称印画创作。

标签: 教案 美术 范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qingxiugu.com/ju/meiwenyuedu/1owqw.html